中国造纸业新增变数 需淡看外资并购(上)
0收藏0评论
2006-09-06 06:00:00
阅读量:1742分享量:0
实力外资大举压上国内企业团结应对
2006年8月7日,一份来自国家商务部的通知摆在全国工商联纸业商会的案头,通知要求该商会承担编制“2006中国品牌发展报告”的造纸行业部分。这是刚成立仅一个月的纸业商会接到的第一份“大单”。而商务部对此的解释是:第一,纸业商会的会员全部是国内的造纸企业,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第二,该商会几乎囊括国内所有大的造纸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就在纸业商会接到通知的第三天,还是由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也正式实施。
一方面通过编制品牌发展报告来加强自主品牌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规定》细化有效利用外资的要求。敏感的业内人士很快意识到这对中国造纸企业带来的影响。
因为,对中国造纸业,外资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尽管目前外资企业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外资在国内造纸业的资本结构比重已经超过了警戒线,且三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因此,中国造纸工业的行业主导权问题应当引起国内企业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造纸行业资深专家、《中华纸业》总编辑任永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行业主导权考验中国造纸业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造纸工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国内造纸工业一直未能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以至于我国造纸业每年都保持着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让遭受成本激增和需求平淡的国际造纸巨头艳羡不已,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
说起造纸企业,眼下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国外造纸企业,而对国内的更多造纸企业却知之甚少,实际上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几年来,APP、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国际纸业、金鹰集团等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不惜投入巨资,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在全国各地跑马圈地。
任永森认为,形成这种局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内林木较少,致使造纸企业进口木浆比较多。尽管国内部分龙头企业开始推行林纸一体化,但这是需要时间的,并且我国可以利用的林地比较少,只能解决部分自给自足问题。
二是国内造纸企业现在用废纸原料比较多,而废纸则主要来源于进口。由于国内的废纸回收体系没有建立,废纸只能靠从国外进口,国外的废纸资源中国能用到40%以上,并且价格年年都在提高。
三是造纸技术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备水平的高低,目前,中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国内几个颇具实力的造纸技术装备企业开始被外资兼并,沦为国际造纸技术装备的加工厂。
四是在市场贸易方面,国内企业质量、档次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外资一旦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
为了引起国家和国内造纸企业对造纸行业主导权问题的高度重视,任永森主编的《中华纸业》杂志开始连载《2005全球造纸工业发展报告》,序言就用了《经济全球化下,你是整合者还是被整合者》的醒目标题。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