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竹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0收藏0评论
2006-10-16 06:00:00
阅读量:1546分享量:0
记者从南平市竹产业协会了解到,“十五”以来,福建省南平市竹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毛竹采伐量、竹业总产值、笋加工产值、软包装产量、竹材加工产值和竹胶合板、竹地板、竹凉席产量等8项指标5年实现翻一番以上。竹产业已成为南平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区域特色、规模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南平现有竹类15个属110多种,竹林面积561.1万亩,其中毛竹面积532.万亩,占全省近一半,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毛竹蓄积量8.6亿根,每年可提供商品竹6000万根以上,毛竹林面积和立竹量均居全国设区市之首。原林业部首批命名的10个“中国竹子之乡”南平市占了2个(建瓯市、顺昌县)。
“十五”以来,南平通过低产改造、科学施肥、建立科技示范片和示范户、建设丰产高效基地、新竹标号、机耕道开设等科学措施,进一步优化了竹林结构,提高了毛竹的口径和立竹量。现有毛竹林面积532.86万亩,采伐量达6671.13万根,比2000年2566.02万根增长了159.98%。
2005年,南平市竹业总产值实现49.05亿元,比2000年21.48亿元增长了128.35%,竹业总产值已占林业总产值110.23亿元的44.5%。现有笋竹加工企业1304家,笋竹加工产值达29.36亿元,比2000年的8.42亿元增长了248.69%,笋竹加工产值已占林业工业产值63.45亿元的46.27%,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南平现有竹材加工企业1104家,规模以上达89家,16家竹材加工企业被评为龙头企业,其中评为省级龙头企业达8家。竹材加工产值达23.29亿元,比2000年5.45亿元增长了327.33%,翻了两番多。全市现有竹胶合板企业51家,2005年产量首次突破10万立方米大关,比2000年0.2746万立方米增加了36.4倍,翻了五番多。全市竹地板企业85家,年产量达428.76万平方米,年产值4.35亿元。
南平现有笋加工企业200家,规模以上企业34家,有8家被评为龙头企业,其中省属龙头企业5家。2005年笋制品产量达12.76吨,比2000年7.07万吨增长80.54%,其中清水笋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比2004年增长42.55%,约占全国水煮笋产量的三分之一;软包装2.57万吨,比2000年0.4202万吨增长611.61%,翻了两番半。特别是建瓯市生产水煮笋罐头达5.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煮笋生产和销售基地。
南平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竹山机耕路创历史新高。近4年来,全市新开竹山机耕路4159公里,比原计划每年新开1000公里增加了3159公里。这不仅强化了竹业开发的基础设施,而且使大批“困山竹”变成“致富竹”。据统计,全市受益面积达210万亩,呈现了势不可挡的开发态势。目前,全市农民人均竹业收入98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
南平市竹协理事长陈新丁认为,2005年6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木竹制品产业集团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将木竹制品产业作为七大产业集团之首。2005年,全市木竹制产业集团完成产值25.94亿元,比增46.9%,增幅居七大集团之首,集群集聚效应渐入佳境,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