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诉欧盟反倾销,不仅保证了企业在欧盟市场上的利益,而且无形中扩大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嘉善锦林木业有限公司(简称“锦林木业”)总经理陈金林这样说道。据了解,该公司3年来直面欧盟反倾销,联手国内3家被欧盟调查的企业积极应诉,最终获得欧盟“特别优惠待遇”,不仅没有被逼退出欧盟市场,反而逐年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12月15日,记者从浙江省经贸委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欧盟反倾销调查涉及的浙江企业比较多,仅嘉兴一个市的外贸企业,平均每年遭受“两反一保”等调查指控案件就有10多起。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该市先后累计有500多家企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调查案,涉案金额2亿多美元。其中,“锦林木业”是最早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企业之一。
据介绍,“锦林木业”成立于1995年6月,企业下设胶合板、单板旋切等分厂,近年来加大技改力度,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引进先进设备,使生产设备、工艺、检测手段均处国内领先,是“中国嘉善木业基地”骨干企业和“产品质量信得过单位”。
“2001年,我们公司面对国际市场开发了奥古曼产品,起初在欧盟的客户只有一两家,没有引起欧盟太多的注意。到2003年,企业刚在欧盟市场上站稳脚跟,就突然被欧盟列入反倾销涉案企业调查之列。”“锦林木业”总经理助理陈继贤对《中国现代企业报》这样说道。据其介绍,如果这时候企业不积极应诉,出口欧盟市场的奥古曼胶合板税率将提高到63%。“这么高的税率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当然就意味着企业不得不放弃欧盟市场。”陈继贤如是说。
放弃欧盟市场,国际化发展受阻,事关企业兴亡。为了生存,“锦林木业”选择直面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接到欧盟委员会反倾销调查公告的第3天,陈金林就赴京参加了中国轻工进出口商会组织的欧盟反倾销应诉协调会,决定与国内另外3家企业一起应诉,通过国际司法途径争取企业合法权益。
陈继贤介绍说,此次应诉过程从2003年8月开始,长达15个月。此间欧盟委员会先后两次派人到“锦林木业”进行实地核查。第一次是当年10月下旬,欧盟委员会专家用3天时间对他们公司的股权结构、生产所需主要原料和成本、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等进行了系统调查,最终认定该企业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第二次是2004年2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再次派人来公司,连续3天对企业涉案产品的成本组成、售价制定、内外销价格对比、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等一系列资料、凭证进行实地核查,核查最终同意“锦林木业”享受欧盟出口特别优惠待遇。这意味着,奥古曼胶合板今后出口欧盟,缴纳17%的税率即可。
据介绍,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施以对应增税措施;因为我国企业出口利润率一般较低,征收税率一旦被格外提高,有关企业将不堪重负而退出该国市场。“2003年8月19日,当收到欧盟委员会对我们的奥古曼产品进行反倾销的公告时,的确有些不知所措。但为了企业生存,只好硬着头皮应诉。”回想3年来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的经历,陈金林显然深有感触:“事实证明,反倾销调查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对涉案企业来说,或许是的一次严峻挑战,但也可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对此,陈继贤说:“为了应诉,我们仅律师费和差旅费就花了60多万元,但是应诉给企业所争取来的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现在,我们的产品不仅争取到了较低的出口税率,而且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扩大,出口国家从以前的荷兰、西班牙、比利时,进一步扩大到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今年出口创汇总额已经从2003年的230万美元提升到1200万美元,其中90%的产品是奥古曼胶合板。”
陈继贤说,通过与欧盟的首次较量,“锦林木业”认识到面对国际贸易摩擦,逃避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企业只有把握好政策导向,拿起国际法律武器据理力争,才有可能切实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另外,从欧盟委员会先后两次到企业调查,他们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企业经营一定要建立一整套好的制度,包括组织形式、经营决策、成本核算及会计制度等,欧盟等国际经济组织极其讲究“程序和规则”,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投机取巧者当然极有可能吃“黄牌”,甚至被红牌“罚”出国际市场,到那时,哭都来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