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050分享量:0
进一步考察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可以发现,除了煤炭采选、石油加工和炼焦业以外,2006年各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均比2005年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家具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更实现了由负变正的转折。
2006年,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普遍交出一张亮丽的成绩单。2007年,随着中信银行上市、交通银行海归,金融行业值得继续关注;而股指期货推出后,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大盘蓝筹也有望给当前沸腾的市场再添一把火。调查显示,投资者最看好的两个行业分别是金融和钢铁。他们,能否成为市场这个舞台的主角?
上市公司迎来丰收年
据天相投资顾问公司的统计,截至2007年4月25日,深沪两市共121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度报告,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4.01%。
按照天相行业进行分类,有22个行业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超过42.16%,即超过全体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还有17个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税后利润增长最快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日用化工、建材和家电。此外,商业、软件及服务、化纤、传媒、食品、电子元器件、通信等行业的税后利润增长率也在90%以上。深沪两市第一大权重行业板块———金融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也达到了70%以上。仅有煤炭、酒店旅游、民航业和石油这四个行业的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而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石化和煤炭,分别达到22.77%、18.74%、15.53%。还有电气设备、航运业、钢铁、贸易、机械、食品、金融等14个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以上。
行业利润率普遍上升
2006年可谓是上市公司的“丰收年”。
业内专家指出,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之所以超过此前预期,乃至远远超过其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其销售收入的高速增长和三项费用的节省是主要原因。
根据长江证券研究部的跟踪调查,2003年以来上市公司平均销售收入增速持续保持在25%以上,这构成了企业利润增速反弹的最大理由。此外,从全行业来看,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三费的控制,其中管理费用占比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对销售利润率的提升贡献度最高,财务费用次之,而销售费用的压缩空间不大,对销售利润率的提升作用也不甚明显。
进一步考察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可以发现,除了煤炭采选、石油加工和炼焦业以外,2006年各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均比2005年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家具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更实现了由负变正的转折。
行业配置向中上游转移
长江证券研究部的周勇认为,从年报中透露的销售利润率变动趋势来看,重点关注中上游行业,在长期坚持对金融地产、装备制造以及零售百货这些非周期性的、具有渠道优势行业的基础上,均衡配置上游的工业品和下游的消费品行业。年报数据也反映出,中上游行业利润反弹强劲,而且并非传统粗放式的,尤其是钢铁、有色、化工、交运、煤炭等行业最为明显。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中上游行业的周期性将会随着产业的重新组合和大型企业合并有所弱化,但结合目前的央企整合和整体上市,投资的标的将共同指向中上游的二线蓝筹股。
根据证券时报与搜狐财经的一项调查,8515名投资者中,15.61%的投资者最看好钢铁行业,12.45%的投资者看好金融证券,还有10.7%的投资者看好电力行业。2007年,哪些行业板块将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大幕已经拉起,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