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2127分享量:0
“当初相中新材料,完全是冲着它的最大特点,形似木材,使用却优于木材,最关键的是,我们一直在提倡低碳、节能减排,倘若因此减少木材的砍伐,岂不一举两得?”冯红华的决定,让他成了进军中国木塑行业的“第一批吃螃蟹之人”。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原有公司的经营状况不错,若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是否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冯红华所担心的;木塑没有被大家熟知,一旦生产出来,怎么销售、应用,又是冯红华所忧愁的。
冯红华最终做出选择,源于他的一番自我分析。“中国的森林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人均拥有量很少,随着木材资源越来越少,未来定会有一种材料替代它。不仅如此,电子五金行业,是完全依附于电子成品的,而木塑行业,一旦进入,从生产到销售,企业可以掌握主动权。”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冯红华开始将想法投入实践。
冯红华从日本引进了木塑材料的配方,但他很快发现,由于两地的材料成分存在差异,完全按照配方制造的材料并不能符合欧洲标准、美国标准。“强度、防滑度等等,哪一个指标有差异,就在哪一方面做改进。”冯红华笑着说,为了达到这一标准,研发人员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
2011年初,公司正式开始投入生产,一年多下来,销售情况不错。但是,这并不是冯红华最得意的,根据公司的预估,每推广1吨木塑材料,每年可节省约1立方米的木材。倘若以一期工程5万吨的生产量来计算,这些材料的使用就能节省5万立方米的木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说到这儿,冯红华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些木塑分三个渠道,流向了不同的地方:其中三分之一以出口方式,走向了欧美、日本、韩国等地,甚至有些还被搬上了超市的货架;一部分通过各地的经销商,销售到各个工程等;其他的通过一些市政园林工程、房地产工程,走进了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以杭州市的动物园为例,在一期工程中,就有近700平方米的地板、护栏用上了这些木塑材料。
“只要有木材的地方,就有这些材料的用武之地,比如空调外箱等,倘若加紧利用,深入研发,它的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晓天强调,“这些木塑材料比木材更好用,因为它防水、防腐,除了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外,还可以循环再利用,省下不少木材原料。此外,材料的外形很美观,颜色也丰富,且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生产。”
在冯红华的公司——杭州臻然木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内,有一片他的梦想之地,从地板、柱子,到小桥、椅子,所有的木质材料都被替换上了木塑材料,简约又让人眼前一亮。每每看到报纸、网站上有因地板、护栏腐烂等原因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害时,冯红华便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新型材料。”冯红华说道。
因为木塑还有可回收再利用这一特点,随着循环经济越发受到重视,这一富阳企业家变得越发有信心。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