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资讯详情
看中潜在大市场 全球家具商争着来华设厂
2003-12-15 07:00:00 阅读 1861次 分享 0次
卢卡·里奇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沙发制造世家,20多岁时,里奇就梦想着把沙发卖给美国人。今年38岁的里奇果然实现了他的愿望,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应该归结于“中国制造”。 1997年,里奇用他250万美元的积蓄买下了深圳一家濒临破产的沙发厂,并将其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沙发生产基地。现在,里奇的沙发厂拥有员工2800名,今年的销售额预期可达到2.4亿美元,近3/4业务来自美国。里奇说,他的工厂从美国进口硬木料,真皮则来自意大利,沙发里的填充物购自韩国或日本,零部件则来自美国,产品通常在意大利设计,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我们的沙发比意大利生产的同类沙发要便宜10%—15%,而且质量更好”。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家具业制造中心 在深圳、东莞等家具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有许许多多像里奇这样的家具制造商。精美家具设计与销售公司是美国一家新兴的家具生产企业,该公司在上海新建的工厂规模庞大,建有9条家具生产线,工厂面积达19.5万平方米,雇工1500人,机器设备价值2000多万美元。美国漆艺家具公司在东莞的家具生产工厂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员工5000人,这一规模使美国许多老牌的家具生产企业相形见绌。漆艺公司还打算在上海建一家更大规模的家具厂,装备世界上最昂贵的木材测量和切割机械,预计所有投资将高达8000万美元。位于亚拉巴马州的美国标准家具公司主管市场与销售的副总裁麦克称,看到中国东莞的家具厂就明白美国家具企业倒闭的原因了,“我们自己的家具厂太老太破旧”。 据统计,美国三大家具制造企业和意大利两家最大的沙发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设厂。全球家具销量排名第一的瑞典宜家公司也将采购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中国,中国已成为宜家全球最大的采购地,仅上海的一家沙发厂,每年就要为宜家生产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沙发。 美国的分析人士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家具业制造中心。 在中国制造,打自己品牌出口 “过去3个月里,中国新建的家具企业要比美国过去10年所建的家具厂还要多。”美国拉孜男孩家具公司董事长诺顿预计,今后两年里中国家具生产能力将成倍增长,而且质量也会出现大幅提高,“进口中国家具已使美国家具市场的价格被整体拉低了20%—40%,美国家具厂商要想不被淘汰只有另找出路”。 一些美国家具企业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发展的道路,尽力削减成本、提高生产力并简化本地产家具的设计,同时从中国进口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复杂家具。莱克星顿家具公司制定了“全球产品发展计划”,派技术人员到中国常驻,并把从中国进口家具的比例提高到全公司总销量的50%。美国国际家具公司早在2001年就关闭了12家美国工厂,去年又关闭了5家,该公司总裁莱恩认为,这将是美国整个家具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位于美国家具生产基地北卡罗来纳州的家具商也逃不过这一趋势。德克西传统家具公司是美国一家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公司总裁杨先生极不情愿放弃在美国国内生产,但为维持企业利润,也不得不逐渐扩大进口家具的比例。杨先生预计,去年该公司进口家具占总销售量的12%,到今年年底可能会翻一倍,3年内进口家具将占到公司生产总量的1/3。 更多美国家具商则在中国制造,打上自己的品牌出口。为确保从中国进口的家具能够达到本公司的产品质量标准,凡是有较大进口量的美国家具公司都向中国派遣质量经理,就地监督家具生产。斯坦利家具公司的总裁薛福称:“现在的家具市场更像一场斗智游戏,企业需要另辟蹊径才能生存和发展。” 中国家具出口额增加,利润率却在减少 近5年来,中国家具出口额以每年30%以上的幅度加速增长,家具成为中国新兴大宗出口商品。外资企业生产和外商大规模采购,成为推动中国家具出口的主要力量。以上海为例,去年上海家具出口3.94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7.5%。而2001至2002年,全市新增外资家具企业超过110家,包括瑞典、美国、新加坡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外家具商带来了大量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领先的设计,这对促进中国家具业的长远发展很有好处。 美国是中国家具的主要出口地,美国的几大家具经销商从中国庞大的出口额中赚了大钱,他们的利润率在20%到25%,而中国家具制造企业得到的利润很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资家具厂的增加使中国一些中小家具企业无力竞争,只好不断压低价格。据了解,前些年,家具企业的毛利润一般在10%到15%,出口企业的利润在15%左右,而现在,企业只要有8%左右的利润就会同意出售。专家认为,这8%的利润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开发资金、人才培养等,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后劲。 短期内中国低价家具出口激增的情况也引起美国政府对中国家具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美国家具制造商协会已经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提出对中国卧室家具的反倾销调查。如调查属实,中国家具将被征收高关税,从而大幅提高美国市场上中国家具的价格。 东莞一家家具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一次家具展会上,该厂以800美元一组推出大衣柜、床、梳妆台三件套,而其他企业却以480美元的低价推销,致使该厂很难接到订单。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感叹说:“竞相压价利润少,反而换得反倾销指控,真是不值得!” 3亿中国人买得起进口家具 国际家具商纷纷在中国布点,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看中了中国国内庞大的家具消费市场。据统计,今年1至7月,中国共进口家具1.05亿美元,同比猛增47%。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中国已有3亿人具备购买进口家具的实力,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敏锐的时尚触觉,懂得真正地享受生活,是进口家具的潜在购买者。不久前,宜家中国区总裁都福延宣布,计划投资2.5亿美元,在2007年之前,在北京建设4座标准的宜家商场,预计宜家在中国年销售额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丹麦最大的贴面家具生产商北欧风情也在1995年来到中国,在上海、北京、深圳、无锡、温州等15座城市开设了25家专卖店。 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进口家具的关税将降至零。中国家具协会秘书长曹赢超说,在国内家具市场上,文化含量高、风格独特的产品基本是洋品牌,设计能力的落后让国产家具一开始就已经把高端市场“拱手相让”了。关税下降后,洋品牌必然会相应降价,如果国产家具不能及时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那么受到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看中潜在大市场 全球家具商争着来华设厂
0收藏0评论
2003-12-15 07:00:00  

阅读量:1861分享量:0

卢卡·里奇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沙发制造世家,20多岁时,里奇就梦想着把沙发卖给美国人。今年38岁的里奇果然实现了他的愿望,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应该归结于“中国制造”。 1997年,里奇用他250万美元的积蓄买下了深圳一家濒临破产的沙发厂,并将其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沙发生产基地。现在,里奇的沙发厂拥有员工2800名,今年的销售额预期可达到2.4亿美元,近3/4业务来自美国。里奇说,他的工厂从美国进口硬木料,真皮则来自意大利,沙发里的填充物购自韩国或日本,零部件则来自美国,产品通常在意大利设计,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我们的沙发比意大利生产的同类沙发要便宜10%—15%,而且质量更好”。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家具业制造中心 在深圳、东莞等家具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有许许多多像里奇这样的家具制造商。精美家具设计与销售公司是美国一家新兴的家具生产企业,该公司在上海新建的工厂规模庞大,建有9条家具生产线,工厂面积达19.5万平方米,雇工1500人,机器设备价值2000多万美元。美国漆艺家具公司在东莞的家具生产工厂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员工5000人,这一规模使美国许多老牌的家具生产企业相形见绌。漆艺公司还打算在上海建一家更大规模的家具厂,装备世界上最昂贵的木材测量和切割机械,预计所有投资将高达8000万美元。位于亚拉巴马州的美国标准家具公司主管市场与销售的副总裁麦克称,看到中国东莞的家具厂就明白美国家具企业倒闭的原因了,“我们自己的家具厂太老太破旧”。 据统计,美国三大家具制造企业和意大利两家最大的沙发生产商已全部在中国设厂。全球家具销量排名第一的瑞典宜家公司也将采购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中国,中国已成为宜家全球最大的采购地,仅上海的一家沙发厂,每年就要为宜家生产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沙发。 美国的分析人士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家具业制造中心。 在中国制造,打自己品牌出口 “过去3个月里,中国新建的家具企业要比美国过去10年所建的家具厂还要多。”美国拉孜男孩家具公司董事长诺顿预计,今后两年里中国家具生产能力将成倍增长,而且质量也会出现大幅提高,“进口中国家具已使美国家具市场的价格被整体拉低了20%—40%,美国家具厂商要想不被淘汰只有另找出路”。 一些美国家具企业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发展的道路,尽力削减成本、提高生产力并简化本地产家具的设计,同时从中国进口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复杂家具。莱克星顿家具公司制定了“全球产品发展计划”,派技术人员到中国常驻,并把从中国进口家具的比例提高到全公司总销量的50%。美国国际家具公司早在2001年就关闭了12家美国工厂,去年又关闭了5家,该公司总裁莱恩认为,这将是美国整个家具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位于美国家具生产基地北卡罗来纳州的家具商也逃不过这一趋势。德克西传统家具公司是美国一家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公司总裁杨先生极不情愿放弃在美国国内生产,但为维持企业利润,也不得不逐渐扩大进口家具的比例。杨先生预计,去年该公司进口家具占总销售量的12%,到今年年底可能会翻一倍,3年内进口家具将占到公司生产总量的1/3。 更多美国家具商则在中国制造,打上自己的品牌出口。为确保从中国进口的家具能够达到本公司的产品质量标准,凡是有较大进口量的美国家具公司都向中国派遣质量经理,就地监督家具生产。斯坦利家具公司的总裁薛福称:“现在的家具市场更像一场斗智游戏,企业需要另辟蹊径才能生存和发展。” 中国家具出口额增加,利润率却在减少 近5年来,中国家具出口额以每年30%以上的幅度加速增长,家具成为中国新兴大宗出口商品。外资企业生产和外商大规模采购,成为推动中国家具出口的主要力量。以上海为例,去年上海家具出口3.94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7.5%。而2001至2002年,全市新增外资家具企业超过110家,包括瑞典、美国、新加坡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国外家具商带来了大量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领先的设计,这对促进中国家具业的长远发展很有好处。 美国是中国家具的主要出口地,美国的几大家具经销商从中国庞大的出口额中赚了大钱,他们的利润率在20%到25%,而中国家具制造企业得到的利润很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资家具厂的增加使中国一些中小家具企业无力竞争,只好不断压低价格。据了解,前些年,家具企业的毛利润一般在10%到15%,出口企业的利润在15%左右,而现在,企业只要有8%左右的利润就会同意出售。专家认为,这8%的利润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开发资金、人才培养等,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后劲。 短期内中国低价家具出口激增的情况也引起美国政府对中国家具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美国家具制造商协会已经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提出对中国卧室家具的反倾销调查。如调查属实,中国家具将被征收高关税,从而大幅提高美国市场上中国家具的价格。 东莞一家家具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一次家具展会上,该厂以800美元一组推出大衣柜、床、梳妆台三件套,而其他企业却以480美元的低价推销,致使该厂很难接到订单。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感叹说:“竞相压价利润少,反而换得反倾销指控,真是不值得!” 3亿中国人买得起进口家具 国际家具商纷纷在中国布点,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看中了中国国内庞大的家具消费市场。据统计,今年1至7月,中国共进口家具1.05亿美元,同比猛增47%。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中国已有3亿人具备购买进口家具的实力,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敏锐的时尚触觉,懂得真正地享受生活,是进口家具的潜在购买者。不久前,宜家中国区总裁都福延宣布,计划投资2.5亿美元,在2007年之前,在北京建设4座标准的宜家商场,预计宜家在中国年销售额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丹麦最大的贴面家具生产商北欧风情也在1995年来到中国,在上海、北京、深圳、无锡、温州等15座城市开设了25家专卖店。 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进口家具的关税将降至零。中国家具协会秘书长曹赢超说,在国内家具市场上,文化含量高、风格独特的产品基本是洋品牌,设计能力的落后让国产家具一开始就已经把高端市场“拱手相让”了。关税下降后,洋品牌必然会相应降价,如果国产家具不能及时开发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那么受到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