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展林业的经验
0收藏0评论
2004-03-16 07:00:00
阅读量:1319分享量:0
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林业的政策
(1)、对国有林经营单位免征财产税。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向国家缴纳固定财产税(5%),但国有林的财产(林木及地产)可以免税。据估算,国有林财产至少有500亿美元。这样,国有林经营单位每年可节省25亿美元,用于国有林的建设
(2)引导小林主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美国的小私有林主达450万个。平均经营面积28hm2拥有全国59%的用材林,提供全国木材产量的一半。为了把这部分私有林纳入集约经营的轨道,联邦农业部农业稳定和保护委员会制定了"农业保持计划"、"林业鼓励计划",对小林主进行"成本分摊援助",在资金上保证集约经营的开展。在技术援助方面。联邦和州政府实施了"合作森林防火"、“合作森林经营”、“森林病虫害管理”等计划。此外。由半官方的森林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标准林场活动。所谓"标准林场"其标准有3条:a.预防火灾,防治病虫害,避免破坏性放牧;b.林地必须固定作为培育林木之用。实行永续作业;c.必须采用有利于改善林地条件的采伐方式。申请成为"标准林场"的小林主。由森林协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可以享受免费或廉价提供苗木和借用营林机械。非商业性质的抚育伐可以得到经济补助以及技术指导等优待。每隔5年进行1次复查,不合格者,取消资格。从1974年起。每年在标准林场中评选各级“优秀林场主”国家级的"优秀林场主"还要在白宫举行特别仪式,接受总统的奖励。目前,全国有近万名林学家从事"标准林场"活动的组织工作。"标准林场"的经营面积已达3200万hm2。占小私有林面积的30%左右。此项活动对提高小私有林的经营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2、林产工业和营林事业统一经营
美国的林业公司(或造纸公司)是高效林业的代表。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林业产业部门。美国高效林业的先驱--惠好公司,也曾经历过"砍完搬家"的困境,20世纪初,该公司在美国西北部创办,起初是购买森林进行采伐,出售木材。但企业在采伐10多年后。就面临资源枯竭。不得不搬往新的林区。加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对原料林基地永续利用的要求也更为迫切。1941年,公司创办了第1个林场,着手建设原料林基地。1966年。该公司制订了发展高产林业的计划,该计划实施以来,公司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该公司拥有林地面积250万hm2,在国外拥有采伐权的森林424万hm2,公司下属170多个木材加工及造纸厂,另有职工5万多人。有11处种子园、7处苗圃实行工厂化育苗。每年人工造林面积达6万hm2,占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的10%左右。公司每年的营林投资约1.5亿美元,每公顷营林投资相当于全国营林平均投资数的2
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效林业
美国的林业公司都有自己的营林科技队伍,从选育良种开始,研究和总结出一整套营林技术体系,并制订出相应的技术规范。美国惠好公司依靠科技迸步,实施高产林业计划以来,轮伐期缩短一半,产量却相当于天然林的3倍,伐期总收获量达到10OOm3/hm2。为了发展高效林业,他们还十分注意木材利用的研究。在美国,为什么能在南方13个州顺利地实施了发展"第三森林"的宏伟计划?其主要原因就是成功地研制了南方松人造板新工艺及其成套设备。利用南方松中、小径原木生产厚单板,用厚单板胶合成方材和板材,比传统胶合板节省胶料,而其性能和用途却优于传统胶合板,从而为南方松短伐期人工林生产的中、小径原木开辟了大规模工业利用的途径,促进了高效林业的发展。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