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家具产业集群化初步形成
0收藏0评论
2004-05-25 06:00:00
阅读量:1739分享量:0
近年来,漳州市家具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一批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家具产业区域集聚化趋势明显,产业规模初具,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地域化聚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等基本特征日趋凸显。
漳州家具产业的崛起和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前后大抵经过六七年时间。在这短短时间里,原来名不见经传的漳州家具制造业一跃成为漳州市重点产业之一,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总量增长迅速,发展势头不减。近几年,漳州家具制造业都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至2003年,实现产值超过24亿元。规模以上家具企业由2000年的18家上升到2003年的31家,年产值2000年3.3亿元,2003年跃升到11.22亿元,增长了近4倍。
产业规模初具,产业体系日益完善。至2003年,全市家具制造的法人单位企业128家,个体私营加工户1000多户,形成木制家具和金属家具的两大系列。同时,竹、藤、真皮、布艺等家具也得到一定发展。家具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木料加工、贴面、装饰、包装、运输等专业化、社会化协作计13大行业的发展,其创造产值与家具制造业产值相当。
涌现一批家具制造专业村、产业镇和特色区,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全市家具制造业80%以上集中在芗城芝山镇、龙文区的蓝田镇、龙海市的榜山镇、石码镇和海澄镇。涌出如蓝田镇的小港、圳头、榜山镇的平宁、严溪头等一批家具生产专业村。其中小港村有加工户200多户,上规模企业6家,产值2亿多元。芗城区金峰开发区已成为台商家具生产的集中区,区内有台资家具生产企业近10家,产值5亿元。
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有较大提高。近年来,为适应产品升级换代的要求,漳州市家具制造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摒弃了原始的锛凿斧锯的木工机械,购进国内外先进设备,传统手工制作逐步转变为机械生产。特别是台商家具企业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生产设施,对部件生产实现了指令性加工控制。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迅速提高,增强了漳州市家具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台商家具企业向漳州转移力度加大,出口强劲。近三年新增台商家具企业占外商家具企业80%以上,台商家具企业产品基本以出口为主,同时,也以分包方式带动本地家具企业产品出口,如尧富家具有限公司把定单分包给龙海闽星家具装饰有限公司。本地较有实力家具企业也将产品瞄准国际市场,出口量快速增加。2003年全市家具出口交货值9.77亿元,增长50%以上。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