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反倾销案留下的思考
0收藏0评论
2004-12-28 07:00:00
阅读量:1670分享量:0
12月23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日作出的对中国木制卧室家具的终裁,这个迄今为止美对华上百起反倾销案中金额最大的一宗反倾销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可以认为美国当局的裁定是贸易保护主义。
不能否定美国商务部决定中的非经济意图,但中国家具、彩电和纺织品行业也需要从自身找原因。
我国产品的出口方式往往表现为较短时期内对某一市场出口的数量大幅上升,这极易成为其他国家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的对象。
反思此次反倾销案件,中国的家具生产企业需大力开拓其他市场如加拿大、欧盟和东南亚市场,避免过分依赖单一市场。中国出口的家具基本上以OEM贴牌的方式出口,产品的利润和竞争力十分有限。如果中国家具产品不学意大利走自主创新之路,仅仅做低附加值的产品,片面追求出口量上的增长,很容易成为美国反倾销大棒下的冤魂。
对中国企业而言,国内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对外贸易又能享受诸如出口退税等政策的鼓励,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涌入国际市场。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有些企业大搞价格战,进行低成本竞争,引来倾销的猜忌与反倾销调查。
部分企业对劳工的低工资、低保障状况也为美国所诟病,现阶段大批廉价劳动力的存在状况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但对劳工的低保障状况却是不正常的。一些进行低水平扩张的生产企业,他们没有能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唯有通过压低工资、减少福利来维持收益,赚取微利,国家有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被他们抛诸脑后,这部分企业必然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案时态度不积极,把反倾销等同于歧视政策,这必然给国外的反倾销调查者造成错觉,误以为是企业的默认行为,进而认定倾销行为确实存在。美国刚开始对中国木卧家具进行调查时,很多企业抱着事不关己的消极心理,以为不争取也会拿到加权平均税率。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家具企业有近两万家,结果只有125家参加应诉。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但愿此案能引起国内其他产业的反思,不要步家具业之后尘。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