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资讯详情
澳大利亚发展林业有高招
2005-04-14 06:00:00 阅读 1228次 分享 0次
    澳大利亚的森林无论在群落外貌、林分结构还是生物多样性方面,均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的森林。这个国家的森林资源虽不是非常丰富,但林业发展却有声有色。     改定义,促森林发展     澳大利亚原先采用的森林定义是,林分郁闭度必须高于0.3,高度必须达到20米。依照这一标准,1998年澳大利亚森林覆盖率仅为5.3%。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与粮农组织联合发表的《世界工业发达地区2000年森林资源评定报告》,澳大利亚把森林的标准降为郁闭度0.2,树高2米,这样就把1.12亿公顷的稀疏林提升为森林。根据新定义,澳大利亚现在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0%。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又是工业发达国家中可供木材生产的森林比例最小的国家,占10.5%,仅1643.8万公顷。不可供木材的森林占89.5%,其中1760万公顷划为自然保留地,另有1.217亿公顷不开展采伐利用。这既是受经济的不可行性制约,也考虑到自然保护的需要。国有林不开展木材生产的原因偏重于自然保护的要求,其它所有制森林不进行采伐利用的原因是经济的不可行性。     日前,澳大利亚提出人工林发展规划——《2020年展望》,规化目标是到2020年将现有人工林面积增加2倍,即增至320万公顷。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适宜的人工林用地,实行恰当的商业刺激,建立人工用材林栽培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树木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分开,保证造林者的收获权。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营建桉树人工林的面积明显增加,成为人工林的发展趋势。各州政府正在使人工造林私有化,给予私营投资更多的机会,是澳大利亚人工林发展的另一明显趋势。     澳大利亚给予农场林业以很大的优惠,鼓励在降雨量较少、土地退化和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区发展农场林业。农场林业的概念是在农业耕作系统中种植具有商业价值的树木,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农林耕作体制。澳大利亚人工林面积仅占森林资源的1%,但其木材采伐量却占森林总采伐量的近50%。由此可见,人工造林在澳大利亚虽然周期长,但确实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     林木种质保护有高招     澳大利亚林木种质资源的原地保护主要采取两种策略:第一是采取规划保护区或保留地、森林公园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即通过保护雨林等天然林而从整体上对林木及林内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保护。第二是针对具有利用价值或潜在利用价值的乡土濒危树种或濒危群体,如本萨迈桉,进行有重点有计划的调查、保护、评价和繁育利用相结合的系统保护。     通过保护区、森林公园、保留地(目前澳大利亚尚没有专职的国家机构进行原地保护)等形式,使澳大利亚80%以上的天然树种种质资源得到了保存与保护,包括500多个桉树种、100个左右的相思树种和3个木麻黄树种以及澳洲柏等。有20多个重点树种配合原地保存,同时进行了采种繁育和利用研究。     澳大利亚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方面的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辐射松的异地保存。辐射松原分布区位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及小岛,共有5个原生群体,分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Monteray群体、Ano Nuevo群体、Cambria群体和Guadalupe岛辐射松群体以及Cedros岛辐射松群体。除了Monteray、Ano Nuevo两个群体,其余3个群体资源数量很少,呈衰减和濒危状态。在原产地,辐射松经济价值不高,曾经没有被保护,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辐射松经济利用价值很高。为了对辐射松种质资源进行异地保存,以便更好地为育种和生产服务,Eldridge博士等人于1994年收集了所有5个群体的大量家系种子和混合种子,次年开始陆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建立异地保存林,到目前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树种异地保存网,共建立异地保存林140多处。该树种的异地保存不但有利于澳新两国的辐射松育种,而且通过聚合保存丰富了该树种的遗传多样性,即使原天然群体种质丢失,仍然可以从异地保存林获得珍贵的种质。     除辐射松外,澳大利亚进行异地保存的树种还包括海岸松、加勒比松等19种外来松树树种及一些阔叶树种,异地保存的乡土树种包括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蓝桉、柠檬桉、大叶桉、亮果桉、南洋杉、澳洲柏、木麻黄等。一些批评者认为,澳大利亚外来树种已经对当地的生态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到了干旱季节,裸露的土层表面水土流失严重或被入侵的土地变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不可耕地,因此主张少量保存和限制利用外来树种,包括松树。     澳大利亚树木种子中心是该国从事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的主要机构,除在首都堪培拉设立了种子保存库之外,还分别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霍尔舍姆、玻思和塔姆沃思设立种子保存库分库。种质样品可在长期储存条件下保存,全世界的用户可用于研究、育种和保护。到2004年,澳大利亚树木种质中心共收集了1500个乔灌木树种的2万份种质,主要树种包括马占相思、黑荆树、细叶木麻黄等,中心收集并分配已知种源的高质量的种子。经澳大利亚商业性认可的种子用于研究,并为种类的选择提供专业性指导,中心还协同澳大利亚及国际捐赠组织共同采集和分配种子,进行重要树种的国际性种源试验。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澳大利亚发展林业有高招
0收藏0评论
2005-04-14 06:00:00  

阅读量:1228分享量:0

    澳大利亚的森林无论在群落外貌、林分结构还是生物多样性方面,均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的森林。这个国家的森林资源虽不是非常丰富,但林业发展却有声有色。     改定义,促森林发展     澳大利亚原先采用的森林定义是,林分郁闭度必须高于0.3,高度必须达到20米。依照这一标准,1998年澳大利亚森林覆盖率仅为5.3%。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与粮农组织联合发表的《世界工业发达地区2000年森林资源评定报告》,澳大利亚把森林的标准降为郁闭度0.2,树高2米,这样就把1.12亿公顷的稀疏林提升为森林。根据新定义,澳大利亚现在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0%。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又是工业发达国家中可供木材生产的森林比例最小的国家,占10.5%,仅1643.8万公顷。不可供木材的森林占89.5%,其中1760万公顷划为自然保留地,另有1.217亿公顷不开展采伐利用。这既是受经济的不可行性制约,也考虑到自然保护的需要。国有林不开展木材生产的原因偏重于自然保护的要求,其它所有制森林不进行采伐利用的原因是经济的不可行性。     日前,澳大利亚提出人工林发展规划——《2020年展望》,规化目标是到2020年将现有人工林面积增加2倍,即增至320万公顷。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有:增加适宜的人工林用地,实行恰当的商业刺激,建立人工用材林栽培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树木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分开,保证造林者的收获权。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营建桉树人工林的面积明显增加,成为人工林的发展趋势。各州政府正在使人工造林私有化,给予私营投资更多的机会,是澳大利亚人工林发展的另一明显趋势。     澳大利亚给予农场林业以很大的优惠,鼓励在降雨量较少、土地退化和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区发展农场林业。农场林业的概念是在农业耕作系统中种植具有商业价值的树木,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农林耕作体制。澳大利亚人工林面积仅占森林资源的1%,但其木材采伐量却占森林总采伐量的近50%。由此可见,人工造林在澳大利亚虽然周期长,但确实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     林木种质保护有高招     澳大利亚林木种质资源的原地保护主要采取两种策略:第一是采取规划保护区或保留地、森林公园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即通过保护雨林等天然林而从整体上对林木及林内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保护。第二是针对具有利用价值或潜在利用价值的乡土濒危树种或濒危群体,如本萨迈桉,进行有重点有计划的调查、保护、评价和繁育利用相结合的系统保护。     通过保护区、森林公园、保留地(目前澳大利亚尚没有专职的国家机构进行原地保护)等形式,使澳大利亚80%以上的天然树种种质资源得到了保存与保护,包括500多个桉树种、100个左右的相思树种和3个木麻黄树种以及澳洲柏等。有20多个重点树种配合原地保存,同时进行了采种繁育和利用研究。     澳大利亚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方面的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辐射松的异地保存。辐射松原分布区位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及小岛,共有5个原生群体,分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Monteray群体、Ano Nuevo群体、Cambria群体和Guadalupe岛辐射松群体以及Cedros岛辐射松群体。除了Monteray、Ano Nuevo两个群体,其余3个群体资源数量很少,呈衰减和濒危状态。在原产地,辐射松经济价值不高,曾经没有被保护,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辐射松经济利用价值很高。为了对辐射松种质资源进行异地保存,以便更好地为育种和生产服务,Eldridge博士等人于1994年收集了所有5个群体的大量家系种子和混合种子,次年开始陆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建立异地保存林,到目前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树种异地保存网,共建立异地保存林140多处。该树种的异地保存不但有利于澳新两国的辐射松育种,而且通过聚合保存丰富了该树种的遗传多样性,即使原天然群体种质丢失,仍然可以从异地保存林获得珍贵的种质。     除辐射松外,澳大利亚进行异地保存的树种还包括海岸松、加勒比松等19种外来松树树种及一些阔叶树种,异地保存的乡土树种包括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蓝桉、柠檬桉、大叶桉、亮果桉、南洋杉、澳洲柏、木麻黄等。一些批评者认为,澳大利亚外来树种已经对当地的生态和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特别是到了干旱季节,裸露的土层表面水土流失严重或被入侵的土地变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不可耕地,因此主张少量保存和限制利用外来树种,包括松树。     澳大利亚树木种子中心是该国从事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的主要机构,除在首都堪培拉设立了种子保存库之外,还分别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霍尔舍姆、玻思和塔姆沃思设立种子保存库分库。种质样品可在长期储存条件下保存,全世界的用户可用于研究、育种和保护。到2004年,澳大利亚树木种质中心共收集了1500个乔灌木树种的2万份种质,主要树种包括马占相思、黑荆树、细叶木麻黄等,中心收集并分配已知种源的高质量的种子。经澳大利亚商业性认可的种子用于研究,并为种类的选择提供专业性指导,中心还协同澳大利亚及国际捐赠组织共同采集和分配种子,进行重要树种的国际性种源试验。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