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重视发展林业
0收藏0评论
2005-06-27 06:00:00
阅读量:2015分享量: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继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在实施这一战略中,必须重视发展林业。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满足人们对林业产品的要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四盟)是我国面积最大、资源分布最集中的重点林区,素有“三分天下有其一”之称,有林地面积5.5亿亩,活立木蓄积量33.4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3%和26.7%,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森林工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木材10亿多立方米,占全国同期商品材产量的近1/2,累计上缴利税240亿元,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商品生产基地,为新中国的原始积累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林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在东北地区农村经济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据统计,东北林区农民收入40%以上来自林业。林业的发展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安置剩余劳动力,促进林区居民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东北地区有不少城镇都是过去森林开发的副产品,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以林业为中心开展。林区建设对推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生态安全来看,东北地区的森林绵延数千公里,护卫着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对维护整个东北地区的生态平衡,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整个东北大平原乃至华北平原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
从生态建设来看,东北林区也是我国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主要基地,是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产工业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可见,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积累时期,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东北地区林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多年的过量采伐和重采轻育,东北林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资源危机,经济危困,主要表现在:一是沙化、干旱化、盐渍化等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林分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严重衰退;三是计划经济和以木材为主的管理体制尚未改变;四是林区经济结构调整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林区社会负担沉重,后续产业发展缓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发展,也制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在新的形势下,东北地区的林业建设任重而道远,不仅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东北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而且还要通过深化改革振兴林区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按照国家林业局“北休”的战略布局,今后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高度出发,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严格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加快建设新的林草植被,建设东北地区的大生态屏障。同时,要加强体制创新和机制转变,大力发展林区经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