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新追求
0收藏0评论
2005-09-20 06:00:00
阅读量:1238分享量:0
8月16日,记者来到江长公路改造施工现场,各个标段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长宁县县长张勇告诉记者,这只是长宁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自确立旅游主导产业以来,交通、城建、农业、工业等无不围绕旅游这个朝阳产业,生态主题贯穿各行各业,长宁经济绿意盎然。
旅游富县,工业强县,是长宁县让GDP“绿”起来的两大抓手。
围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长宁县深挖细掘“红、绿”旅游资源。近年来,多角度、全方位将生态旅游县城、西部竹石林、开佛佛来山、蜀南竹海新八景等众多景区景点强力向境内外进行宣传推介,迅速提升了长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开发成为业主新的投资热点,葡萄井、西明禅寺、西部竹石林、温泉等众多旅游开发项目吸引民间资金8000多万元。目前,葡萄井、西部竹石林等景点每年接待的旅客量达30多万人。去年以来,投资1200万元对县城和旅游公路沿线实施风貌改造,宜长、江长、三慈、李沙等多条公路相继开工建设,与此同时,还紧锣密鼓地筹划安宁古镇建设。现在,以“一坝一湖一广场一环线一古镇”为旅游亮点的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已经形成,长宁县成为川南旅游的承接地和集散地。全县竹生态旅游急剧升温,游客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达到53.5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达到2.27亿元。旅游这项无烟工业跃升为全县的经济支柱。以竹生态旅游为主的长宁县一箭双雕,造纸、竹板材、竹笋、竹工艺品、竹装潢、竹编、竹家具等6大系列3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外,4000多户竹加工户吸纳近10万人就业,竹类加工产值达到2.3亿元。
“牺牲政绩也不能断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产业。”长宁县县委书记刘光远对科学发展观有自己的见解。
甘肃某公司要在长宁县建厂,在审批中,有关部门发现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即对这个项目叫停。沿海某投资商准备投资3亿多元建化工厂,考虑到环境问题,长宁没有批准。
对污染型企业是铁石心肠,对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无污染、有市场的项目,长宁是全力支持。来自非洲的福南西思先生投资800多万元在长宁建起一个竹制品加工厂,福南西思先生说,他看中的就是长宁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就连对环境挑剔到苛刻的中华鲟养殖基地都不请自来,落户长宁。以君富养殖、海发茶叶、竹海纸业等企业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龙头。长宁自主开发生产的竹地板、国标红茶、高尔夫球托等产品大批量出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许多国家,长宁加工的竹笋食品,几乎占据了全国2/3的市场。这些产品,全部来自无污染企业。良好的市场回报成为企业扩张壮大的后盾,去年以来,该县工业企业掀起了技改热潮,全县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7亿元,技改项目投产后,该县预计工业产值将达到12亿元。
巢暖凤自来。正是长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引得八方凤凰纷至沓来。近三年来,长宁县实现招商引资11815万元,引进项目152个。而今,长宁县已培育出2个产值超亿元、3个年纳税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工业经济占全县GDP的53%。挑肥拣瘦的招商战略非但没有影响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反而促进了县级工业的转轨变型和可持续发展。
敢为人先的长宁人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又率先迈开了步伐。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