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跟风成不了大气候 家具行业应向品牌要效益
0收藏0评论
2006-02-24 07:00:00
阅读量:1928分享量:0
“2005年1至10月份,中国出口家具总额110.1937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达36.95%,预计全年出口将达到140亿美元,从总量上有望超过意大利而成为世界第一家具出口贸易国。”来自海关的这项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了中国家具行业的走势,但国内一些资深专家却对此发出警示:目前,中国家具出口增长速度过快,国内的生产资源消耗过大,国际贸易已隐存后患,在控制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的情况下,必须走一条新的家具发展之路。近日,在第二届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全国十佳”颁奖现场,有着家具行业“营销教父”之称的大型综合家具制造商美国健威企业集团副总经理晏泽成就表示:“中国家具业经历了传统角色的蜕变,已从单纯的加工工厂进入到注重产业集群优势,谋求企业品牌经营与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家具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转型,品牌化经营成了业内谈论的热点。2006年将是家具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年份,品牌寡头将在这一期间纷纷出现。“中国家具是在廉价劳动力和产品低价位的摇篮里成长壮大的。”晏泽成说,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家具制造大国和出口强国,但中国家具是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属于中低档。业界观察家指出,在中国家具低利润的背后,大部分企业一味靠“跟风”仿制,以致出现国内家具款式周期远比国际周期短的怪现象。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认为,整个家具行业,互相抄袭已经成为“风气”:小厂仿大厂、大厂仿国外、同类企业互相仿,这样一来,导致了中国的家具品牌一直成不了气候。“家具行业技术含量比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也比较低。因此,没有品牌就成了中国家具的‘风湿’,只要有风吹草动,中国家具行业的脆弱就暴露了出来。”晏泽成说。
记者注意到,2005年下半年以来,家具行业对品牌的关注度日益显现。在去年年底央视的广告招标会上,就开始有了家具企业的身影。“中国家具如果希望在世界市场更有作为,就不能仅靠低廉的价格取胜,不仅要靠质量和设计,品牌塑造更是不可忽视。”有国际家具商如是说。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