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家居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资讯详情
张齐生:中国人造板产业现状
2006-06-08 06:00:00 阅读 1882次 分享 0次
张齐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生,浙江淳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齐生院士80年代初成功攻克半圆形竹筒“高温软化——展平”等技术难关 ,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先后开发成功竹材胶合板、高强履膜竹材胶合模板、竹材 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等系列产品。张齐生院士在竹材加工利用领域卓有 成效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竹材加工这个新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并使我国的竹材加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再挥知识产权大棒。中国强化木地板生产企业不久前遭遇了由地板锁扣 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此次知识产权纠纷关乎产值高达300亿元的国内强化木地板 市场生死存亡。杨明静 摄 有人形象地把中国人造板业近年来的发展比喻成一只腾空而起的雄鹰。但中 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教授说:只有两翼的羽毛丰满,这只雄鹰才 能在高空自由飞翔! 叫座不叫好 张齐生院士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到了 4553万立方米,与美国当年的产量基本持平。2004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到了 5446.49万立方米,2005年5214.6万立方米,成为世界上人造板最大生产国。 然而,人造板数量上的增长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效益的增长并不同步。 2003年,中国4500多万立方米的人造板销售收入不足700亿元,平均每立方米仅 1500元左右。而人造板的后续加工产业——家具业,2003年却实现销售收入2040 亿元,2.16亿平方米的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约相当于250万立方米)也实现销售 收入300亿元。这显示人造板虽然产量增长快,但产品附加值并不大,企业经济效 益不高。 据了解,当前既有由于原料供应紧张而停产的企业,也有由于产品销路不畅 或销价太低而停产的企业。 与此同时,中国木材工业企业普遍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对274家企业生产的人造板进行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 ,合格率仅为51.74%。人造板业“叫座不叫好”的现象令人忧虑。 张齐生认为:如果将人造板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卧室家具、休闲家具、厨房 用具,各种木制品及各种形式的地板,增加各种饰面材料、功能材料和金属、塑 料制作的联接件,这不仅大大地增加了附加值,还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消化 更多的劳动力,因此木材工业仅发展人造板生产还不够,还需要延伸产业链,通 过联合、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使企业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人造板自身也应当力求往精、深方向发展,如超薄、超厚型结构的特 殊产品,金属-木材、特殊木材-普通木材、竹材-木材、塑料-木材、农作物秸秆- 木材复合及各种功能性(如防火、抗静电、呼吸自净式等)人造板,各种弯曲成 型的人造板等等,都能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记者走访建材市场发现,人造板售价即使同一种产品,价格也悬殊,如同样 规格的细木工板,有60元左右1张的产品,也有110~120元1张的产品;木材胶合 板有2000元/立方米的产品,也有4000元/立方米的产品;中密度、高密度纤维板 也都有类似的情况。看来,企业通过在产品档次和品质上挖掘价格潜力的空间很 大。 重大决策 我国人造板产品在数量上大幅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供应、市场竞争加剧 、环境压力加大等多方面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张齐生判断,目前国内木材资源的供应量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增长,国外资 源也同样面临价格攀升、运输费用增加、限制原木出口等方面的压力,因此资源 约束性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张齐生提醒企业界,当前木材工业面临的重大决策是:各企业要适度控制总 量,不要盲目再投资,在低水平上重复建厂扩大生产能力,要着力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产品结构,生产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产 品。 当务之急 张齐生透露,近年来,在我国木材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世界主要木材工业 强国加快了木材工业装备现代化的步伐,采用了制造业的最新技术(如工业机器 人、工件气悬浮、磁悬浮高速进给)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使生产线的规模 日趋扩大,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仿真技术更加完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更加安 全可靠,把木材工业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同时,不断向外扩张,在发展中国家建 立新的独资和合资企业。 而我国木材工业技术装备的现状是,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或经过吸收、 消化后的国产设备,短期内难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的国产设备与进口设 备相比较,价格有很大的优势,但性能和自动化水平方面仍有差距。 “没有高精度、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就制造不出高水平的优质产品。”张齐生 呼吁,利用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先进技术,提高木材工业技术装备的制造水平是 目前的当务之急。 在木材工业产品和制造技术方面,目前我们主要停留在模仿国外较多、自主 开发较少的状态。张齐生认为,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应当有所作为,要结合企业自 身的特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制造技术,像对待企业的资产一样, 进行认真的保护和转让。 游戏规则 当前,国外市场已成为我国木材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但是,近年来我国出 口的家具、人造板和地板等产品,不时遭受不同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遇到 了不少麻烦。 张齐生认为,这不可怕,这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问题,说 明我们还不了解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和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 规则,同时我们的企业家们也要走出国门,去了解各个国家对产品性能、品质、 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使我们的企业能尽快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 张齐生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是品牌的可靠保证,是占有市场的首要条 件,创建一个好的品牌是做大做强企业的需要。知名品牌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 量,同时还要有很大的广告力度,这就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因此,一个中小 型企业要创建一个知名品牌是很难实现的。为此,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 要通过联合、重组、并购、贴牌等多种形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实施品牌战略,扩 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同时,根据国际惯例,要创造条件,开展质量、 环境、可持续经营等方面体系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通行证。

文章打赏

请长按二维码,根据您的个人意愿进行打赏~

发表评论

发布

用户登录

放心买 健康住

产业规划

张齐生:中国人造板产业现状
0收藏0评论
2006-06-08 06:00:00  

阅读量:1882分享量:0

张齐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生,浙江淳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齐生院士80年代初成功攻克半圆形竹筒“高温软化——展平”等技术难关 ,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先后开发成功竹材胶合板、高强履膜竹材胶合模板、竹材 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等系列产品。张齐生院士在竹材加工利用领域卓有 成效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竹材加工这个新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并使我国的竹材加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再挥知识产权大棒。中国强化木地板生产企业不久前遭遇了由地板锁扣 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此次知识产权纠纷关乎产值高达300亿元的国内强化木地板 市场生死存亡。杨明静 摄 有人形象地把中国人造板业近年来的发展比喻成一只腾空而起的雄鹰。但中 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教授说:只有两翼的羽毛丰满,这只雄鹰才 能在高空自由飞翔! 叫座不叫好 张齐生院士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到了 4553万立方米,与美国当年的产量基本持平。2004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到了 5446.49万立方米,2005年5214.6万立方米,成为世界上人造板最大生产国。 然而,人造板数量上的增长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效益的增长并不同步。 2003年,中国4500多万立方米的人造板销售收入不足700亿元,平均每立方米仅 1500元左右。而人造板的后续加工产业——家具业,2003年却实现销售收入2040 亿元,2.16亿平方米的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约相当于250万立方米)也实现销售 收入300亿元。这显示人造板虽然产量增长快,但产品附加值并不大,企业经济效 益不高。 据了解,当前既有由于原料供应紧张而停产的企业,也有由于产品销路不畅 或销价太低而停产的企业。 与此同时,中国木材工业企业普遍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对274家企业生产的人造板进行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 ,合格率仅为51.74%。人造板业“叫座不叫好”的现象令人忧虑。 张齐生认为:如果将人造板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卧室家具、休闲家具、厨房 用具,各种木制品及各种形式的地板,增加各种饰面材料、功能材料和金属、塑 料制作的联接件,这不仅大大地增加了附加值,还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消化 更多的劳动力,因此木材工业仅发展人造板生产还不够,还需要延伸产业链,通 过联合、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使企业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人造板自身也应当力求往精、深方向发展,如超薄、超厚型结构的特 殊产品,金属-木材、特殊木材-普通木材、竹材-木材、塑料-木材、农作物秸秆- 木材复合及各种功能性(如防火、抗静电、呼吸自净式等)人造板,各种弯曲成 型的人造板等等,都能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记者走访建材市场发现,人造板售价即使同一种产品,价格也悬殊,如同样 规格的细木工板,有60元左右1张的产品,也有110~120元1张的产品;木材胶合 板有2000元/立方米的产品,也有4000元/立方米的产品;中密度、高密度纤维板 也都有类似的情况。看来,企业通过在产品档次和品质上挖掘价格潜力的空间很 大。 重大决策 我国人造板产品在数量上大幅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供应、市场竞争加剧 、环境压力加大等多方面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张齐生判断,目前国内木材资源的供应量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增长,国外资 源也同样面临价格攀升、运输费用增加、限制原木出口等方面的压力,因此资源 约束性的影响愈来愈明显。 张齐生提醒企业界,当前木材工业面临的重大决策是:各企业要适度控制总 量,不要盲目再投资,在低水平上重复建厂扩大生产能力,要着力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产品结构,生产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产 品。 当务之急 张齐生透露,近年来,在我国木材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世界主要木材工业 强国加快了木材工业装备现代化的步伐,采用了制造业的最新技术(如工业机器 人、工件气悬浮、磁悬浮高速进给)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使生产线的规模 日趋扩大,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仿真技术更加完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更加安 全可靠,把木材工业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同时,不断向外扩张,在发展中国家建 立新的独资和合资企业。 而我国木材工业技术装备的现状是,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或经过吸收、 消化后的国产设备,短期内难以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的国产设备与进口设 备相比较,价格有很大的优势,但性能和自动化水平方面仍有差距。 “没有高精度、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就制造不出高水平的优质产品。”张齐生 呼吁,利用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先进技术,提高木材工业技术装备的制造水平是 目前的当务之急。 在木材工业产品和制造技术方面,目前我们主要停留在模仿国外较多、自主 开发较少的状态。张齐生认为,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应当有所作为,要结合企业自 身的特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制造技术,像对待企业的资产一样, 进行认真的保护和转让。 游戏规则 当前,国外市场已成为我国木材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但是,近年来我国出 口的家具、人造板和地板等产品,不时遭受不同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遇到 了不少麻烦。 张齐生认为,这不可怕,这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新问题,说 明我们还不了解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和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 规则,同时我们的企业家们也要走出国门,去了解各个国家对产品性能、品质、 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使我们的企业能尽快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 张齐生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是品牌的可靠保证,是占有市场的首要条 件,创建一个好的品牌是做大做强企业的需要。知名品牌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 量,同时还要有很大的广告力度,这就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因此,一个中小 型企业要创建一个知名品牌是很难实现的。为此,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 要通过联合、重组、并购、贴牌等多种形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实施品牌战略,扩 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同时,根据国际惯例,要创造条件,开展质量、 环境、可持续经营等方面体系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通行证。
责任编辑:宋健
我爱看图 推荐视频

绿家居-公开课|齐家网COO 毛新勇:口碑为王的时代到来 没有口碑不要扯互联网家装

绿家居-公开课|实创装饰董事长 孙威:把家装做到完美的关键

绿家居-公开课|我爱我家董事长 马自强:互联网家装消费升级 打造品质整装生活

绿家居-公开课| 乐豪斯董事长 周新:效率和交付 整装时代的核心

绿家居-公开课|尚层装饰董事长 林云松:专注别墅家装 只服务一个客户群体 

绿家居-公开课|东箭完整家居CEO 谢雨:协同组合打通供应链和需求链

绿家居-公开课|业之峰董事长 张钧:让天下没有装不起的房子

绿家居-公开课|土巴兔联合创始人 谢树英:依托平台实现技术赋能 打造十万“新装企” 

绿家居-公开课|PINGO国际总裁 杨耀祖:不可复制的生意不做

绿家居-公开课|奥普执行总裁 吴兴杰:设计即品牌 奥普为爱设计

0条评论

用户登录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