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人造板工业有利于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
0收藏0评论
2006-06-21 06:00:00
阅读量:1379分享量:0
海峡西岸林业产业化发展论坛暨大亚木业45万立方米均质刨花板三明项目竣工投产启动仪式日前在福建三明市举行.
我国是缺林少材国家之一,木材供应缺口大量依赖进口,2005年仅进口木材就达153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和钢铁的第三用汇行业。近年来,随着建筑装饰和家具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木材需求量急剧增长,木材供应的缺口越来越突出。发展人造板工业有利于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是节约木材资源的重要途径。
而来自我国森工行业的统计表明,森林采伐时木材利用率最多为70%,制材加工利用率又为70%,最后木制用品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0%至36%。大量采伐剩余物、制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的废弃,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遗留在山上的还造成腐败霉变,细菌滋生,森林病虫害传播,由此引发的森林山火也时有发生。
有关专家认为,将这些“三剩物”和次小薪材加工成为纤维板、刨花板等产品,做到劣材优用,小材大用,废材利用,对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有着重大意义。
据悉,大亚木业这条亚洲规模最大的生产线所用的原材料就是森林采伐剩余物(枝、桠、根),林业加工剩余物(边、皮、角料),木品加工剩余物(刨花、木屑、碎料),育林间伐的小径材,次小薪材;能源燃料则以生产过程的废渣、砂光粉、裁边条及收购来后加工剩余物。 大亚集团董事长陈兴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大亚现有的5家纤维板工厂,2005年生产了近70万立方米纤维板,按照每立方米纤维板可以替代4立方米天然木材的使用效果,每立方米纤维板使用1.7立方米“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估算,仅2005年一年大亚就节约了280万立方米天然木材。而这条亚洲最大的人造板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无疑将节约更多的天然木材。
"与此同时,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还将打破目前我国刨花板生产企业规模过小,技术含量不高,浪费大的局面。”国家林产工业设计院总工程师肖小兵说。
据悉,近年来尽管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迅速,年产量已从1980年的91.4万立方米发展到2005年的6393万立方米,在2003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人造板工业第一大国,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国的人造板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不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算地下工厂,仅全国2000多家人造板企业中,95%的企业年产量不足1万立方米。简陋的工艺,污染的环境,严重浪费资源和原材料的现状,呼唤着中国林业的“大型舰船”,尤其是“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的诞生。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