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产业蓄势待发
0收藏0评论
2002-02-18 07:00:00
阅读量:2262分享量:0
我国新兴的竹产业年总产值已超过200亿元。近日在贵州赤水市结束的“竹材工业化加工国际研讨会“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竹藤组织透露的这一数字。据悉这一数字是国际竹藤组织委托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机构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新近得出的。据统计,我国人工竹林面积已达到421万公顷,蓄积量达1.27亿亿吨,竹笋产量310.5万吨。
竹子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一次造林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随着对竹类资源和产品研究开发的深入,通过以竹代木等手段,将达到保护木材森林资源的目的。中国竹加工在上个世纪世纪九十年代后,实现了由以传统的分散在在民间的手工业为主向工业化生产的转移,年产值4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20多家,竹资源已广泛运用于建筑,造纸,食品,家具,包装,运输,医疗保健,旅游等行业,并成为一个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中国木业国际网提供,据介绍,竹林生长速度是速生桉树的3倍,同面积的竹林可比树林多释放35%的氧气,一棵竹子可固定6立方米土壤,每公顷竹林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2吨,蓄水1000吨,开发利用竹资源和发展的竹产业已引起世界的重视。全世界现有竹林面积17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据了解,我国竹资源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量的30%, 有“竹子之王:之称。早在晋代中国就开始用竹子造纸,中国古代还用竹子建房,做家具和制作工艺品等。1995年,林业部将赤水等十个重点产竹市县命名为“中国竹乡”。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鼓舞下,这些县的竹产业都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过去竹材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存在装备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也在竹产业的兴起中加快了解决步伐。

绿家居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绿家居官方微信(greeninhome)
发表评论
发布